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高到近30%、5G手機出貨量達到2.7億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0.3%……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新聞發布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王偉介紹,過去十年間,中國制造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顯著提升,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邁上新臺階。目前中國制造業正處于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未來將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統籌穩增長與提質升級
工信部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近兩年來,國內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也逐漸從2020年底的26.3%,提升至今年二季度的28.8%。
王偉介紹,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我國制造業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恢復增長的態勢。去年,我國制造業增長了9.8%,高于GDP增速1.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制造業增長了2.8%,高于GDP 0.3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和制造業比重的回升,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也充分展現出我國制造業規模大、體系全、韌性強的重要優勢。
“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制造業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具有強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這種體系完備、配套完善、組織協作能力強的優勢在應對疫情等外部沖擊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彰顯?!蓖鮽フf。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屈賢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制造業體量連續11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制造業比重的近三成,是中國經濟長期崛起的基石,也在疫情期間為穩定就業,提振國民需求,提供技術裝備等方面作出了巨大支撐。國內制造業比重回升也顯示了制造業對維持經濟穩定的韌性。
“但服務業尚未完全恢復也是短期內導致制造業比重上升的原因之一,還需進一步發揮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重視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將制造業比重穩定在合理區間?!鼻t明說。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看來,在新發展階段,保持制造業占比穩定并非意味著片面追求制造業規模和數字增長,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更加注重提質增效。一方面要堅持創新驅動,促進企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另一方面推進兼并重組,優化行業市場結構,實現從低水平同質化和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
對于如何繼續推動制造業繼續高質量發展,王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接下來將統籌好短期穩增長和中長期提質增效升級,加快“十四五”工信領域重大工程和行動實施,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加強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融合應用,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在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上,王偉表示,將一方面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加快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應用,提升傳統產業質量、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努力擴大增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規?;l展,打造新的增長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姚珺也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工信部將在重點優勢領域積極鍛造長板,鞏固好領先優勢。實施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程,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鏈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主動謀劃、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業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
制造業外企在華信心不減
近年來,部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區域化和本地化回流的趨勢,散發疫情的擾動也對企業的布局和發展也形成了進一步考驗。
姚珺對此表示,“雖然一些外資企業在推進多元化布局,但從總體來看,外商對華投資步伐并沒有放慢?!?/p>
“制造業是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當前我國制造業對各類資源要素的吸聚力正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外資主動投向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币ΜB介紹,今年1-5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中國德國商會、中國美國商會的報告也顯示,超七成德資企業、超六成美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多家知名跨國企業圍繞低碳領域加大在華布局,中國依然是外商最佳的投資選擇地。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盡管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而且提出統一大市場、堅定實施改革開放等一系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努力,對于外資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西門子已正式啟動了西門子中國加速計劃,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以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為支點,與中國及全球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一如既往。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的本土化優勢得以凸顯。中國的產業鏈門類齊全,在國內找到高性價比的供應商,比在其他任何區域都容易。施耐德電氣的供應鏈實現了90%的本土采購率,通過以短鏈為特征的本土化供應鏈來敏捷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笔┠偷码姎馊驁绦懈笨偛?、中國區總裁尹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施耐德電氣將繼續加大本地投資,尤其是加強供應鏈、研發創新、生態圈建設,進一步推進本土化,并強化綠色發展趨勢,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
“我認為總體上這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全球化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資本為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往往會對全球生產能力布局主動進行調整。我們歡迎外資企業來華投資,也尊重市場的客觀規律?!币ΜB指出,下一步將支持外資加大在華投資,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等領域,運用“直通車”、“綠色通道”等部省聯動服務保障機制,全力支持重點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做優做精一批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項目,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工信部還將推動構建制造業合作伙伴關系,完善與相關國家、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話機制,推進戰略、規劃對接,加強規則、標準聯通,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綠色發展國際合作,為制造業開放合作搭建更多的交流平臺?!币ΜB說。
文章來源:21財經